支援工程舰的核心在于合理配置舰队编组与战术指令。工程舰作为资源采集的核心单位,其生存效率直接影响基地发展速度。常规支援方式包括派遣战斗舰艇护航、利用前哨站对接资源点、启用维修无人机等。战斗护航需优先选择防空型舰船(如光锥级)或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舰种,以应对敌方舰载机骚扰。前哨站对接可节省计划圈占用,同时提供10%-30%的采集效率加成,但需注意对接后无法手动采集该资源点。
支援舰的维修能力是保障工程舰持续运作的关键。苔原级、卫士级等支援型战舰可部署维修无人机,在舰队受损时自动修复。维修优先级需设置为工程舰>护航舰>主力舰,确保资源采集不受中断。维修消耗的电子货币需通过日常任务或资源兑换提前储备。若遭遇敌对玩家袭击,应立即启用曲率航行撤离,并利用高速侦查舰标记敌方位置以便反击。
技术值分配对工程舰效能提升至关重要。小型工程舰(X8型)建议优先加点开采速度与曲率引擎,中型(X10型)需强化仓储容量,大型(X20型)则侧重双倍采集加速。工程舰蓝图研究应优先解锁开采加速与仓库扩容模块,技术点富余时可补充移动速度。中期需逐步淘汰低级工程舰,改用中级型号以实现效率最大化。

新手保护期结束后,工程舰可能遭受NPC或玩家攻击,建议在矿区部署封锁舰队或与盟友共享警戒范围。矿业采集站对接可提升10%计划内采矿速度,工业加工站则能缩短护卫舰生产时间,两者均可通过前哨站连接生效。高价值矿区应安排721运输舰混编采矿,缓解工程舰仓储压力。

电子货币与动员令的资源管理直接影响支援效率。每日需完成联络站任务获取电子货币,用于购买武器技术模块加速工程舰强化。动员令应集中用于关键建筑升级(型工程船生产线),避免分散消耗。未央资助计划提供的稳定比邻星币可用于购买折扣蓝图箱,优先获取枪骑兵级驱逐舰等性价比护航单位。

尽管工程舰支援是发展基础,但过度依赖单一资源点易被针对性打击。建议将基地迁移至小行星带等复杂地形,利用环境限制敌方大型舰船行动。同时保持至少两支机动舰队,分别执行资源点防卫与快速反击任务。联盟协作可共享封锁收益,降低单人防御成本。
